十七、桃花源记
主备人:教学目标审核人:课时编号:062复备时间: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3培养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媒体1朗读、背诵文言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1对课文朗读的指导。2对一些特殊用法的词的理解。建议使用录音机、投影仪。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复
备
栏
一、导入新课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强烈的渴望对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渴望。而在秦以后,政权更替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对于“世外桃源”的梦想应运而生,成为人人向往的乐土。陶渊明就为大家描绘了这样一幅悠然、从容的生活画卷。(也可由巴以冲突、黎以冲突导入)二、简介作者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人称靖节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感,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三、初步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找出读不准的字词及意义不明的字词。⑴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yǎ
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诣太守yì阡陌交通qiā
mò...⑵重点实词和虚词:为业:靠谋生。夹岸:夹着溪流两岸。缘:沿。杂:别的。
f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豁然:敞亮的样子。悉:全。咸:都。先世:祖先。邑人:同乡人。叹惋:感叹,惋惜。皆:都。
诣:拜见。舍:舍弃,放弃。属:类。平旷:平坦开阔。所从来:从哪儿来。问讯:打听消息。妻子:妻子儿女。间隔:断绝了往来。延:请。不足:不值得。
语云:告诉(他)说。欣然:高兴地。既:已经。志:做记号。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一遍(一读),注意朗读要求。要求:⑴读准字音,停顿分明,不读破句。⑵带着感情,声音洪亮,读出韵律。具体是:第一段平缓语气,第二段读出探险及释然惊讶语气,第三段读出热情和惊叹的语气,第四、五段读出感慨语气。3学生按以上要求齐读全文。(二读)积累本文的“一词多义”及“古今词义差异”的现象。⑴古今词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新鲜交通:古义: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