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论《妻妾成群》的“新历史主义”
作者:伍茂源来源:《文学教育》2011年第11期
内容摘要:苏童的《妻妾成群》作为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其“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历史存在是性与性的牵制的新史观,二是以性为线索思考历史本身的新思路,三是从观念出发构架历史小说的新手法。
关键词:苏童妻妾成群新历史小说性
苏童似乎总是与正史相背而视的,他的《妻妾成群》又爽快地证明了这点:当历史和人类学家不约而同将目光粘贴到各种复杂宏观的社会关系上时,他却用放大镜去审视人类身上微观而本原的因子。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那人民又是什么驱动的?一名奥地利心理学家爆炸性地抛出了他的“性原动力说”,而若干年后,当新历史主义思潮不断催生着新史观之时,中国的苏童又在文学领域为该学说接上了一个崭新的续点。
“新历史小说”所谓的“历史”,是一个与“现代”有明确分野而又藕断丝连的概念。“历史”的界限为“非现代”,但又是经过“现代”价值标准审判的“非现代”。所以可以说,新历史小说实际上是以当代人对历史的认知来建构或重塑过去,它是理解历史的结果而非历史本身的结果。(其实所有历史小说都如此)《妻妾成群》正是这样,以我们对传统女性的既定观念(比如“男尊女卑”“一夫多妻”)为基础,来构架两性与同性之间的故事。
一新史观:历史存在是性与性的牵制
当他把“性”视作历史发展的动力因子时,具体时间便失去了原来的标签作用。尽管根据小说的描绘,我们几乎可以确切推断出它的民国背景,但类似的悲剧不也一样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朝代么?“性”超越时间,而与人类历史结成连理。
选择“性”作为观照历史的维度,本身就是对历史叙事宏大性和英雄史观的深度偏离。“性”的私密性和道德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一种宏大和张显的叙事题材,而“性”的平等性(人人皆有性)又决定了它不可能用来表现英雄气度。因而在中国文学里,英雄人物大多是远离“性”的,像《水浒传》甚至出现了无性化倾向。电影《埃及艳后》里有一句著名台词:“裸体将军跟普通人有什么区别?”很好的道出了“性”对英雄感的消解作用。同时,“性”的私密性还决定了它的难以堪证。可见,“性”的角度几乎满足了新历史小说的所有本质特征,因此不妨说,以“性”为参照的历史观的出现,是新历史主义思潮发展的必然结果。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性”是人的身份标识之一,从某种角度而言,人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