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有个魏国都城是当今的洛阳这年是魏元帝曹奂在位.一天曹奂正在宫里与他的文武大臣商讨攻打蜀国的事情突然宫门口的大钟了出了`嗡、嗡'的声音元帝此时正为蜀、吴联合抗魏大伤脑筋听到钟声后很生气立即让太监去查看究竟是谁如此大胆.
太监忽忙赶到宫门口询问守钟士兵士兵回答说`没有人敲钟是它自己响的.'
f太监一听吓得浑身发抖急忙向元帝禀告了这一怪事.这在当时被认为是灾难的预兆.元帝与众文武大臣立刻惶恐不安起来不知道会有什么灾难要降临到魏国了.
元帝立即下旨召见博学多才的太傅张华并把刚才的怪事向张华述说一遍最后问到`张爱卿依你看会有什么灾难降在魏国呢'
张华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于是不慌不忙地向元帝及众文武解释了大钟不敲自鸣的原因听完张华的话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气氛又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原来前不久四川地区发生了地震连铜山也崩裂了地震波传到洛阳时正好与宫门口的大钟产生了共振大钟就不敲自鸣了.我们知道声音是由于物质振动产生的声音有一定的振动频率如果两个物体振动频率相同就会发生共振即`共鸣'.如两个固有频率相同的音叉当其中一个振动时另一个也会产生共鸣.当地震波频率正好与宫门口大钟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大钟也会发生共鸣于是大钟就不敲自鸣了.
5、斯开夫等人发明照相机的故事
2000多年前,我国学者韩非在他的著作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有一个人请一位画匠为他画一幅画。3年之后,画匠完成了“作品”。他一看,这是什么画呀,只是一块大木块。他正要发脾气,画匠慢条斯理地说道:“请你修一座不透光的房子,在房子一侧的墙上开一扇大窗户,然后把木板嵌在窗上。太阳一出来,你就可以在对面的墙上看到一幅美妙的图画了。”
这个人听画匠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只好半信半疑地照画匠说的去做。果然,房子盖好,并照画匠说的那样安上木板后,在房子的墙上出现各式各样的景致。不过所有图像都是倒着的。
这难道是真的吗
这确实是有科学道理的。房子外的景象可以通过小孔反映在对面的墙上。这在物理学上叫“小孔成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研制的。
16世纪初,意大利画家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一种“摄影暗箱”。著名画家达芬奇在笔记中对它做了记载。他写道:光线通过一座暗室壁上的小于L,在对面的墙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当然,它只会投影,要用笔把投影的像描绘下来。
接着,又有人对“摄影暗箱”进行了改进。比如:增加一块凹透镜,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