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TPM的基本概念
【本章重点】
TPM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TPM的八大重点
TPM的推进原则
TPM产生的效果及与5S、TQM的关系
TPM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生产保养的历史
生产保养是从1951年开始的1951年以前被称为事后保养BM时代以后又经历了预防保养PM、改良保养CM、保养预防MP继而出现全员生产保养TPM到80年代又被称作预知保养PdM时代。生产保养的历史虽然仅有半个世纪但是发展得却很迅速如图11所示。
图11生产保养的发展历史
◆事后保养时代BM
1951年以前工厂只是使用设备一般不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直到设备出现故障才进行维修。这种使用方法会造成设备的损坏降低机器的使用寿命。因此这种保养方法亟待改善。
◆预防保养时代PM
1951年美国人最先提出了预防保养的概念。预防保养主要是对机器设备进行一些简单的维护如定时上油、经常擦拭灰尘、更换螺丝螺母等。这些简单的保养对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实有很多好处但是依然远远不够。
◆改良保养时代CM
1957年人们开始对原来的保养方法进行改良根据设备零件的使用周期更换零件使设备运转更加正常。根据零件的使用周期可以在零件使用寿命到期之前更换这样既有效地利用了零件又防止了故障的发生。
◆保养预防时代MP
从1960年开始进入了保养预防时代。企业不但对设备进行保养而且把保养和预防结合起来。通过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一定的记录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声音、颜色的
f变化从而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全员生产保养时代TPM
1971年日本导入了TPM的概念。在保养预防时代设备的保养主要由设备科的专业人员进行。全员保养时代与保养预防时代的区别主要在于全员生产保养要求所有员工都对设备保养负责强调全员参与。
◆预知保养时代PdM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现了预知保养的概念。预知保养就是预测设备及其零件出现故障的原因、时段然后采取有目的的维护尽量延缓设备的老化。同时要预测设备的报废更换可能出现故障的设备使设备零故障运行防止事故发生进而提高效率。
TPM的概念
◆TPM概念的狭义与广义
TPM是全员生产保养TotalProductiveMai
te
a
ce的英文缩写在1971年首先由日本人提出来并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随着TPM在世界各地实施开来1991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一次TPM世界大会有23个国家700余人参加但是只有瑞典和新加坡的两家公司成为日本以外获得TPM认证的企业。
TPM最初狭义的定义是全体人员包括企业领导、生产现场工人以及办公室人员参加的生产维修和保养体制。TPM的目的是为达到设备的最高效益它以小组活动为基础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