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职业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职教中心李慧颖
内容提要:目前,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人才心理素质健康与否,也越来越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对于中职教育来说,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就显得更加的任重而道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课题就是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课题运用文献研究、调查走访、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从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入手,在育人环境、课堂教学、德育管理等方面展开研究,目的是探寻出对中职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为中职学校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实现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本课题研究在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时代,就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对求职者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来。在这当中心理素质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强调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能否培养出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然而,目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表现为:缺乏理想和追求、学习动力不足、经常受到抑郁、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的困扰、人际关系紧张等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酗酒、逃课、早恋、沉迷网络等心理问题时有发生;强迫症、偏激、自残甚至自杀等心理疾病的现象也客观存在。这些心理、行为问题都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也将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工作、事业和发展。基于此,职业教育要谋求更好的发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就成了势在必行的迫切任务。近年来,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在职业教育这一块进行的相关研究还相对匮乏,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来引领和实践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本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旨在结合我校实际,探索出适合对中职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