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写想象作文,能使他们自由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挥。此外,表演作文、影像作文、素描作文,都不失为作文个性化训练的好形式、好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习作中的真、善、美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的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态度,是他们想象中的美好的世界。在讲评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能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文章中所流露的真、善、美的真情实感,以此来唤醒、影响更多的学生,以提高他们求真知、抒真情、吐真言的自觉性。
三、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如果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新面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1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也可以称作创新精神,包括好奇心、探究的兴趣、求新求异的欲望等。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调查证明:后天的教育对人的智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点滴的发现,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和培植他们的创新意识。
要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强化学生求异创新的意识。要让学生在日记中,把自己每一天的所见所闻、喜怒哀
f乐、有个性的人和事,有选择、有目的地记录下来,吐露心声,表达情感。其次要鼓励学生运用课内外知识自己去创作。学生可以尽情驰骋想象,淋漓尽致地发挥创作。第三要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敢想敢写,进行跨越式写作。如画出一个圆、一个梯形、一个三角形,由此想象出一个美好的事物或编写一个故事并写成小文等。
2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它要求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有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观察,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要鼓励学生尝试大胆、独立地想象。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人的本性,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学生的习作过程是学生独立的活动,是最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从语文学科学习的特点看,习作是学生最直接且最大规模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一篇习作的诞生,其包含的个性特征是多方面的,实际上,可以说是学生智力、兴趣、思想、意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