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残留溶液的pH=3,然后往此溶液中逐滴滴加不饱和碳酸钠溶液,耗时120s。在滴加溶液过程中,观察到不同的实验现象,出现不同现象的时间分别在第40s、第100s。请回答:a写出最后所得溶液中物质的化学式:。b请在右图所示的坐标纸上,绘出滴加碳酸钠溶液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已知饱和Na2CO3溶液的pH约为12,NaCl和CaCl2溶液的pH为7。5已知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进行以下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提出猜想】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H2O、SO2和CO2。【查阅资料】经查阅资料得知:①CO2、SO2均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CO2不能;③SO2可与酸性的KM
O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而CO2不能;④无水CuSO4为白色粉末,遇水可生成蓝色胆矾。【实验探究】用以下AD四个装置组装成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然后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f1本实验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如下图所示三种装置中的
装置(填序号)。
(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代号)。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如何确定气体已经收集满:。实验结束时正确操作顺序为先后。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若用装置F收集O2,则O2应从导管口(填“c”或“d”)通入。(4)若用装置E收集某种气体,则该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试写出一个制取该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5)某课外小组的同学用图9B所示的装置使草酸分解并用图10所示的装置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
2为了验证三种产物,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整套实验装置的正确组装顺序是(按导管口连接的先后顺序):发生装置导管口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观察到装置D中的无水CuSO4变为蓝色,由此得出产物中有的结论;
同时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装置C中品红溶液I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褪色,品红溶液Ⅱ不褪色;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C中品红溶液I褪色,说明产物中有____,酸性KM
O4
①在该装置中,A的作用是,C的作用是,A、B(填“能”或“不能”)互相交换。②实验中观察到A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B和F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E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草酸分解的产物是。7.下图A、B、C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装置A中1为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活塞“开”“关”,可以向锥形瓶中滴加液体。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溶液的作用是____,品红溶液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