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
f恶露不绝、子宫脱垂。(附件5产后保健操)3、调节饮食产后气血耗伤,又须化生乳汁哺育婴儿,极需加强营养。饮食宜选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食品,忌食生冷或过食肥甘,以免损伤脾胃。(附件6产后食疗方)4、调和情志产妇精神要愉快,切忌暴怒或忧思,以免气结血滞,引起腹痛、缺乳等病变。5、保持清洁会阴部的产创要注意消毒和护理。产褥期有恶露排出,血室已开,易致邪毒感染。产创已愈,可用温开水擦洗外阴,内裤应经常换洗和日光消毒。6、正确哺乳产妇分娩后30分钟内即可开始哺乳,至46个月时即应增加辅助食品。母乳是婴儿最佳营养品,不仅易于消化,而且含有抵御病邪的抗体,应当尽量坚持母乳喂养。为保持哺乳的顺利进行,应注意清洁乳房、保持正确哺乳姿势。保持乳汁的质和量,调节饮食、加强营养为第一要务。其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睡眠充足,避免过劳,按需喂哺等也是重要的条件。
f(二)产后出现一般异常情况的产妇除了常规保健外,还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保健指导,现分类加以介绍(严重者或病情加重者及时转诊):1、产后恶露不尽产后恶露不尽,恶露是指产妇分娩后,子宫内遗留的余血和浊液,是由气血运行失常,血瘀气滞引起。各产妇持续排露的时间也不同,正常的产妇一般需要2~4周,少数产妇可以持续1~2个月。多由于组织物残留、宫腔感染、宫缩乏力引起的。如果出现出血量过多、发热等应及时转诊查找病因。中医保健可采取多种适宜技术帮助产后恶露排出、子宫复旧,具体方法有:(1)中医认为产后“多虚多瘀”,辨证论治以化瘀益气补血为主。(2)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点按或针刺。(3)耳穴:子宫、卵巢、内分泌、脾和肾,王不留行或磁珠压豆。每天每个穴位按压一次,每次3分钟。2、痔疮因为妊娠后随着子宫的增大腹压增加,特别是妊娠后期,下腔静脉充血扩张,尤其是分娩时,产妇屏气用力极易发生痔嵌顿。(1)每日坚持做提肛运动(2)注意饮食调理,避免便秘的发生,可以食疗(详见附件6)
f(3)中药百部、苦参、升麻、马齿苋、侧柏叶、五倍子,每日便后坐浴或熏洗。3、产后尿潴留正常产妇一般于分娩后48小时可以顺利的排出小便,但有的产妇会发生排不出小便或排尿不净的现象,致使尿液在膀胱潴留,称为“尿潴留”。中医可采取多种方法减轻症状:(1)指导鼓励产妇多饮水,增加尿量,定时小便(2)采用听流水声等诱导排尿(3)针灸或手指点穴:中极、关元、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