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尤其在妊娠早期。中药凡峻下、祛瘀、逐水、催胎、通利、破气及有毒之品应慎用或禁用;西药中某些抗生素、激素、抗肿瘤药、利尿剂等亦忌用,以防药物损伤胎儿或致畸。若孕妇有并发症时应及时给予治疗,尽量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药物,若确因病情需要应用慎用、禁用药物时,须严格掌握用量、服法,结合孕妇体质强弱,本着“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中病即止。(二)对于有问题的孕妇包括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的孕妇、出现妊娠剧吐、先兆流产较重需住院治疗的孕妇等应及时转诊。对于孕早期出现早孕反应的孕妇、先兆流产较轻、病情未出现变化的孕妇、合并轻度贫血的孕妇等可以
f在常规中医保健指导的基础上,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中医适宜技术,对于病情出现加重、反复的孕妇应及时转诊。1、妊娠呕吐妊娠早期,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喜酸食物或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一系列反应,属于早孕反应范畴。中医认为主要病机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保健方法达到减轻、缓解的目的。(1)含服少量鲜姜片、乌梅、陈皮等缓解或减轻妊吐(2)适当食疗(详见附件4)(3)辨证论治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当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者食入即吐,称为恶阻,又叫阻病,相当于西医学“妊娠剧吐”应及时转诊。2、胎漏、胎动不安胎漏是指妊娠期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者,为之。胎动不安是指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者,为之。胎漏、胎动不安,相当于西医“先兆流产”。中医保健指导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适当食疗(详见附件4)(2)辨证论治以止血安胎为主。
f当孕妇出现出血量增多、腹痛腰酸加重,甚至有组织物排出应及时转诊。3、妊娠血虚劳相当于妊娠合并贫血。以缺铁性贫血多见。轻度贫血者除常规中医保健外还应:(1)食疗(详见附件4)(2)辨证论治以补气养血为主。对于中重度贫血的孕妇应及时转院。三、产后中医保健产后由于产时用力汗出和产创出血,阴血骤虚,卫表不固,抵抗力下降;恶露排出,血室已开,胞脉空虚,此时若护理不当,将息失宜,每易引起疾病。(一)产后恢复正常的产妇,主要从以下几点调养保健1、寒温适宜产妇居室应空气清新,冷热适宜。不可当风坐卧,以免外邪侵袭。卫表不固,应避风寒,受之则遍身疼痛;室温不宜过高或过加衣被,特别是夏日暑天,可致中暑。2、劳逸适度产妇要充分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劳动不宜过早过累,以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