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大幅增加;大力实施村村通和“一池三改”工程,农村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四是财税改革快速推进,管理机制日臻完善。积极探索税收征管新模式,健全信息化、自动化税源监控机制,大力推广税控机使用和发票双奖活动,税收征管手段不断强化。会计集中核算、乡财乡用县管、“收支两条线”制度执行进一步规范,
f精选资料
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节减支出、规范预算执行的效果日益显现。财政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基本形成了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督的财政资金管理格局。在宏观环境趋紧、减收增支因素较多的严峻形势下,这样的好成绩来之不易,财税部门广大干部职工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国税、地税部门的同志们,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识大体、顾大局,积极服从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在争取政策、依法治税、完善监管上动脑筋、下功夫、求实效,为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地方财力做出了重要贡献,表现出了强烈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财政部门充分发挥协调纽带作用,在协调与国地税、银行、上级财政部门关系、争取上级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财税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成绩应当肯定,但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横向比较,我县无论财政收入的总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的差距和不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入总量小,人均可用财力少。去年我县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列全市第8位,比任城区少39亿元,比嘉祥县少6600万元。二是税源单一,过多依赖煤炭资源企业。阳城、义桥、唐阳三个煤矿2007年上交税金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621,地方税收部分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508。税源单一的现状尤为突出,特别是煤炭产业主要还是以原煤生产为主,处于产业链条的最底端,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受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调整和煤炭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经济运行稳定性较差。三是非税收入征收不足。特别是地质环境保证金、价格调节基金欠缴数额巨大,仅煤矿企业就应缴地质环境保证金38亿元,其中首次应缴的30部分,仍欠缴104亿元。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县委、县政府从全县大局和今后长远发展出发,确定今年的财政收入增幅要达到20以上。实现这一目标,尽管有压力、有困难,但也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经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完成的。从产业基础看,煤炭作为我县支柱税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