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传统的数学教育正在向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为宗旨的能力教育转变。本文对中职数学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途径及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分析,以期与各位职教同仁探讨交流。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一、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应用意识转变教学观念是数学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关键。中职数学教学观念转变的重点是要实现从讲授一般的纯正数学到讲授数学应用的转变,从知识传授向以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以传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要目的,它过分注重了数学本身的体系完备,注重理论的推导和证明,注重运算的技巧性,这不仅占用了数学课大量的教学时间,而且它重理论教学,轻能力培养,重技巧培养,轻数学思想的锤炼,制约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对人才素质的培养。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数学,而是为了应用数学,是为了运用数学知识从事实践工作,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应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指导,按照中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使数学教学为实践服务,以实现传授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和提高数学素质的协调发展。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应该用现代教学的观点和思想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淡化运算技巧,强调直观,降低对证明难度的要求,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二、革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1积极倡导互动式教学方法。互动式的数学教学就是把教学过程当作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当作师生思维互动、师生共同发现、思考、探索、创新的过程,是教学活动中“教”的活动主体与“学”的活动主体进行信息交换和传递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活动中两个主体之间心灵互动的过程。采用互动教学,应坚持学生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要充分挖掘知识内部的“激活”因素,充分开发课堂中人际交往的资源,要给学生施加各种影响,诱发学生主动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地“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之中。这样能够有效地地促进学生科学地开展数学活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2积极推广建构式的教学方法。数学知识不能简单、机械地从教师迁移到学生,而必须基于学生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