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实验四
细菌学常用染色技术
一、实验目的1、掌握油镜的使用技术;2、学会细菌的简单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芽孢,荚膜染色法。二、实验原理1、油镜的基本原理通过在载玻片上加一滴香柏油提高分辨率。2、简单染色法的原理简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常用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这是因为: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而碱性染料在电离时,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因此碱性染料的染色部分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细菌着色。3、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G菌与G菌时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G菌的细胞壁类脂多,而肽聚糖薄,细菌易被脱色,经复染后染成红色,而G菌肽聚糖较厚经脱色后细菌仍为初染后的紫色。4、芽孢染色法的原理用着色力强的染色剂孔雀绿或石炭酸复红,在加热条件下染色,使染料不仅进入菌体也可进入芽孢内,进入菌体的染料经水洗后被脱色,而芽孢一经着色难以被水洗脱,当用对比度大的复染剂染色后,芽孢仍保留初染剂的颜色,而菌体和芽孢囊被染成复染剂的颜色,使芽孢和菌体更易于区分。5、荚膜染色法的原理由于荚膜与染料的亲和力弱、不易着色;而且可溶于水,易在用水冲洗时被除去。所以通常用衬托染色法(负染)染色,使菌体和背景着色,而荚膜不着色,在菌体周围形成一透明圈。由于荚膜含水量高,制片时通常不用热固定,以免变形影响观察。三、实验器材:1、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2、仪器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试管、接种环3、染色液: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路哥尔氏碘液、95乙醇、05番红染液、5孔雀绿染液、黑色素四、实验内容步骤:1、革兰氏染色法:①涂片:滴一滴无菌水到载玻片上,用接种环在酒精灯此案各挑取一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匀涂于载玻片上②固定:涂片在火焰上方干燥(不烫手为宜)③染色:加草酸结晶紫染液染2mi
,用水冲洗,滴加路哥式碘液1mi
,水洗,滴加95乙醇,紫色去除后用水洗去,滴加番红染液2mi
,用吸水纸吸干。④镜检:用油镜观察。2、芽孢染色法:①制备菌液:加一滴水于小试管,用接种环取23环枯草芽孢杆菌到小试管中打匀,制成浓稠菌液。②加3滴5孔雀绿染色液三滴,试管沸水浴加热20mi
③涂片:用接种环取菌液涂于载玻片上④固定:用火焰将菌液干燥⑤脱色:水洗脱色,水中无孔雀绿为止⑥复染:加番红染液3mi
,去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