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练习
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度”字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2)宁信度
2、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
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而忘操之(
)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1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
2.等到他返回后,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也没有买到鞋。
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呢?
3.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
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反归取之
(脚的尺寸)
何不试之以足(鞋子)
4.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f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字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④子何恃而往__________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分)
_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
。
二.1.①边境。②到。③难道。④凭借
2.人们确立志向,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境上的和尚吗?
3.对比,立志。
三.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1.解释字义。
(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居:
(2)如入鲍鱼之肆
肆:
2.文中的“鲍鱼之肆”比喻怎样的环境?
3.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近朱者赤,
f4.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