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0人认为比较了解,占调查总人数的410;有0名教师认为非常了解,占调查总人数的000;可见,大多数的普通教师对残疾学生不了解和缺乏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不知道怎样教育这些残疾学生。3.学校和教师对随班就读工作的认知学校方面,有32间认为增加了学校学生管理的难度,占调查总校数的8000;有22间认为增加了教学工作的负担和压力,占调查总校数5550;有19间认为接纳随班就读学生引起普通学生家长的反对,占调查总校数的4750;还有8间认为随班就读会影响升学率,占调查总校数的2000。教师方面,有182人认为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占调查总人数的7459;有162人认为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占调查总人数的6639;有135人认为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课堂活动不好开展,占调查总人数的5533;仅有11名教师对教育好随班就读儿童有信心,占调查总人数的451。可见,随班就读工作确实给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这也是很多学校和教师不愿意接纳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主要原因之一。(二)随班就读的工作制度建设与管理情况1.随班就读的学生评估与鉴定有25间学校是根据医疗机构或专业机构的评估鉴定结果来确定随班就读的对象,占调查总校数的6250;有15间学校是根据家长和教师的综合意见来确定随班就读的对象,占调查总校数的3750。调查发现,这15间学校根据家长反馈和教师来做鉴定评估的对象主要是智障学生,但这样的筛查与评估的方法是极不严谨和科学,很容易把非智力因素的后进生也贴上智障的标签,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这是造成了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对象不明,底数不清主要原因之一。
2
f2.随班就读的工作管理制度建设有25间学校是完全没有随班就读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占调查总校数的6250;其余是根据本校的实际需要制定了部分、零散的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制度。其中,有5间成立了随班就读领导工作小组,占调查总校数的1250;有7间制定了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制度,占调查总校数的1750;有4间制定了随班就读教师的工作职责,占调查总校数的1000;可见,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的管理制度严重缺失,随班就读的教育政策执行的严重滞后。3.随班就读的资源教室(教师)配备资源教室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是满足随读生特殊教育需要的重要场所。但在接受调查的40间学校里,只有3间学校建设了资源教室,占所调查总校数的750%,剩下37间的学校都没有资源教室,占所调查总校数的9250%;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