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生理学基础》
教案编号:1
课题任课教师
第一章绪论
授课日期
课时
2节
2011年11月
授课方式
理论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
知识点生命活动基本特征、内环境与稳态、人体功能的调节
重点
1、内环境稳态2、神经及体液调节3、负反馈
难点
1、兴奋性、阈值2、神经及体液调节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体征;兴奋性与阈值的概念及关系;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特点。
熟悉正负反馈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了解本课程整体设计与要求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
一、说课
23′
1、简要介绍生理学这门课程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2、课程性质及考试方式
二、新课教授
第一节概述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学习生理学的观点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生命活动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2、兴奋性3、适应
第三节人体与环境1、体液与内环境2、内环境及其稳态
第四节人体功能的调节1、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3)、自身调节2、人体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
反馈、负反馈、正反馈的概念
60′
三、小结
7′
f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室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参考资料:人卫版《生理学》本科(第6版)教材教学过程:一.组织课堂:简要自我介绍,检查人数。二.学科简介1、什么是《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2、学习生理学的方法。三.突出重点,详细讲解1、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特征,重点讲兴奋性、阈值2、重点讲解内环境与稳态;3、结合临床实例讲解人体功能的神经、体液调节;4、举例讲解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⑴负反馈⑵正反馈,将抽象理论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四.归纳小结本次课主要内容并重复重点,提问并答疑,布置下次内容预习。五.教学小结与检测1、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2、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特征;兴奋性、阈值概念、组织兴奋性与阈值关系3、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4、人体功能的调节的方式和特点5、何为正反馈?何为负反馈?
教学后记:
学生们开学初,积极性高,课堂纪律较好,气氛活跃,考勤无缺课。人体结构基础课程尚未开课,缺少人体结构知识,只能要求学生尽量预习,方便其学习和理解生理学知识。
注: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包括:实验原理介绍、基本操作(仪器介绍)、实验重要步骤、实验中应注意事项。见习、社会调查、专题讨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