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一律不将辅导学生带出校园,或收取学生家长任何馈赠。
(3)班主任老师每天及时如实地填写好“特殊学生成长记录手册”,根据跟踪记录的情况,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家、校表现情况,争取家长的支持。并且每周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一次小结评价。
(4)加强这部分学生的亲情教育、感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信任,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在生活中、学习中充分注重他们,使他们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们,认识到他们不是孤立的。另外要进行赏识教育,增强问题学生的自信心。
(5)持之以恒地去转化问题学生。班主任和帮教老师不能满足于一时的成功,应该有反复抓的思想准备。并且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分析孩子自身的问题,促其行为及思想有所进步,让优秀的行为去感化他,使他能有更好的表现。
(6)年级组、德育处及时了解帮扶情况,对个别班级帮扶效果不好,比较顽劣的学生,及时介入,共同做好帮扶工作。
(7)德育处要每学期举办一次“特殊学生”班主任(或帮扶小组成员)座谈会,广泛听取他们的建议与意见,调整下阶段德育工作,讲究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与此同时,德育处要将各地帮扶教育相关信息与经验,以学习资料的形式分发给各班主任与帮扶小组成员,提高他们的帮扶能力。
(8)及时与家长保持联系,经常进行家访活动。利用家长学校召集问题学生家长进行家
f教辅导方面的学习,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取得进步。3、因家庭或经济原因导致的特殊学生:(1)在思想上、生活、学习上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爱和照顾。针对被帮扶者的不同
情况,在学习上、生活上和经济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关心和爱护。(2)班主任要对这部分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做好跟踪记录,经常与孩子的监护人取得联
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3)“生活困难生”的帮扶由总务处落实,建立“生活困难生”档案。进一步加强并健
全捐款及落实帮扶经费的工作,对学校低保家庭子女全额减免其课本费与作业本等费用。(4)发动班子成员与党员教师带头,号召全校教师(包括退休教师)为特困学生踊跃捐
款,开展帮扶助学活动。(5)每学期要召开“特困生”座谈会,听取他们的要求与建议,将我们的善举更有效地
贯彻与落实。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