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为。6、儿童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监控。7、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称为。8、动机有激活、指向和三个功能。9、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项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10、学习迁移是指。11、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称为。12、个体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称为。13、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14、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
f15、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有班级规模、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的性质和。16、品德的心理结构主要有三个成分,它们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17、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称为。18、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称为。19、元认知的策略主要有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20、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为。三、简答题(30分)1、简述“最近发展区”及其教学意义。2、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观。3、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4、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有哪些特点?5、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四、论述题(二选一,10分)1、论述怎样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产生的环境。2、举例说明可通过哪些措施促进学生记忆效果的提高。
2003年教育心理学试卷
(中学类)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40分)1、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2、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A组织策略B精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3、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到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起4、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A2岁B45岁C4岁D6岁6、“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宜的心理学解释是A强化说B认知失调论C从众说D观察学习理论7、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的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