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上给职业病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力。三是监管工作不全面。部分区县职业病防治监管体系还不健全,有关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不够,容易出现监管盲区。四是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个别区县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关系,为了发展辖区经济,采取简化审批手续的方式招商引资,在企业未
f进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时便允许其生产经营,并且要求各监管部门在无重大、紧急情况下,不得进入企业检查,确需检查时也必须向有关部门申请,对企业不规范的行为只能批评警告,而不能进行经济处罚,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难以正常、有效开展。五是缺乏职业卫生专业人才。职业病防治工作具有专业性、技术性的特点,但目前我市的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需要,职业卫生管理水平低下,阻碍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就业,他们流动性大,健康保护意识不强,缺乏职业病防护技能,加大了职业病防治监管的难度。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被广泛应用,新的职业危害风险以及职业病不断出现,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任务十分繁重。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根本目的,落实用人单位责任,加强政府领导,强化行政监管,依靠科技进步,立足国情,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采取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和健康管理等综合治理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既着眼长远,不断完善制度和监管体系,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目前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3.宣传动员,社会参与。广泛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三)规划目标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用人单位负责、行业规范管理、职工群众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显著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防治意识,改善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基本遏制职业病高发势头,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控制新发尘肺病病例增长速度,基本控制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等主要急性职业中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