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体系,开拓思路。3.把握专题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科学确定专题,“以大划小”,大专题体现文明史观、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等,小专题则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体现切口小、视野大、程度中、知识全的特,做到“以小见大”,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思维过程,对提高复习效率大有益处。(二)抓课本主干知识,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心中有书”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数”是指历史主干知识、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历史概念。在第二轮复习中,提高学生自觉读书的意识,引导学生掌握主干和重点。这一目的主要通过学案完成。二轮复习学案的编制首先应该立足于学情和考情,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教师对各种资料加以取舍、整合,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包括学生预习、课堂探究、课堂检测、课后练习等部分,通过课前的预习部分、课后练习部分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梳理相关考点,抓课本夯基础。让学生具体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地图、插图、年表、查大事,树立时间观念。教师精讲、师生探究线索、阶段特征、概念、评价等,突出重点。(三)讲练结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1.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薄弱。(2)不会利用试题给定的条件和要求审题,忽视试题设置的时空条件;忽视题目的设问要求,随意变更问题方向。(3)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较差,文字阅读能力较差;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和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2解题能力训练应包括两个题型(单项选择题、材料问答题),四个重点环节(审题、解题思路、理论切入点、答题规范化)。
3规范化要求
f(1)形式上要段落化、提示化、序号化、整洁化。(2)答案内容上面全、点齐、话简。(四)关注热点问题,注重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联系
目前文科综合中的历史考试经常以热点、焦点、问题生成,隐性介入考查历史知识。要关注现实问题,但要突出历史学科特点,形成与之相关历史知识网络,而不是就热点而复习热点。如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周年纪念热点问题。长效热点问题:全球化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化史观、多样化史观等。(1)国家统一,民族振兴是历史教学的始终热点话题。(2)中国的“三农”问题为代表的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城乡差别、农民工问题、农村体制改革都需要认真对待。(3)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国家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社会重视。(五)注重专项训练
继续延续一模考试前的专项训练模式,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