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角色定位与价值取向
摘要:本文论述了政府的职能由全能型转变为服务与干预型的趋势,政府的价值取向:强化服务、收缩触角、顺势而为、办事公正、外部评估。非营利组织的现状与主要问题,详细论述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与授权、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培养与扶持、非营利组织的壮大与政府的收缩、非营利组织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非营利组织对政府服务职能的竞争与合作、非营利组织满足人民自治的要求。预测未来社会是政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三分天下的局面,在实践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更多的是公共服务伙伴关系。
关键字:政府;非营利组织;定位;关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少年以来,人们过多的关注经济体制的改革,可能是由于政治的敏感性,包括高层领导者、专家学者、以至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政治改革关注较少。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愈来愈凸显的弊端成为限制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政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实际上,三十年来政府的机构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只不过那更像是小打小闹,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职能模式。
新中国刚成立时,一切都围绕在政府的周围,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全部纳入政府的管理范围内。当时也没有非营利组织这个概念、意识。由于文革十年浩劫后政府不能再按照原先的执政观念、方式继续执政下去。当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遇到的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的合法性危机,改革势在必行。总的趋势是:从全能型政府向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转变。转变为小政府,大社会;强政府,强社会。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社会自治力量正在走向社会舞台。行政逐渐退出社会的许多领域,而社会中介组织(非营利组织)则逐渐跟进,弥补由于政府职能管理的退出而导致的权力真空。怎样来界别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呢?怎样来确定政府与非营利组
织的角色定位?他们的价值取向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来尝试做一下这方的探讨和论述。
一政府由全能型最终要转变为服务与干预型政府1P198
我国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社会、经济运行服从政治目标,行政原则支配社会经济原则。政府的一切活动都从属于政治目的。社会上的所有活动都具有政治色彩,包括经济、文化、体育、政治、教育、科研等。从而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