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正视传统放眼未来
浅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弊及影响
文山县第一中学
骆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能根据学生及时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得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大大缩短,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许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否定,呼吁运用现代教学模式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的确,新形式下的教学模式需要改革,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传统,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每一次变革,都将面临传统与现代的冲撞,并又在相互的融合中寻找新的途径,寻求新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认识传统并有效地利用,才能为时代的发展服务,因此,本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弊,目的是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扬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媒体是教的工具,教材是教的内容,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很显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应试教育条件下表现为学习成绩的高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首先他们自己大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获得知识,或者说是在传统的教育熏陶中成长的。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熟悉了自己所教授的知识,习惯了自己教学的方法,甚至在备好课
f的基础上,不用对课堂教学进行过多的设计,凭着一支粉笔就可以轻松地上完自己的课。其次,教师的主体作用又因各地区、各学校、各教师之间的不同而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会形成事业心、责任心及教学效果的不同,而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学识品位、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也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这样,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魅力都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教师对教材的处理,由于受国家考试制度的限制,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社会、学校都主要立足于学生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