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小课题论文
初一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学习探究
海南侨中初一政治组杨洪芬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政治课上得更好。”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在这种理念下,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其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但在长期的过程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课堂教学固于一定模式之中,导致课堂教学少有生气,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致使“知”和“行”脱节。表现在教学中存在以下弊端:一是道理讲得多,联系实际少;二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三是只局限于书面作业,行为督促少。为改变这些不适应素质教育的状况,我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活动,以提高初一思想政治课的实效。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对学习本学科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思想政治课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教材本身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就会乏味、生厌。为了使政治课鲜活起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首先,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教学,充分发挥自身的情感要素:如教态、表情、手势、语言、眼神等去打动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讲授内容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创设“乐学”的情境。如将音乐、影视、图片、书法、漫画、绘画、诗歌等视听资料,通过幻灯投影、电视、录音、计算机等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最佳的情景、画面、声音、色彩、语言、效果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把学生带进一个崭新的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进入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探求更多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1
f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小课题论文
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初一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乐于接受熏陶、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一)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以调动主体积极性。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故有其严肃性、枯燥性的一面,如若照本宣科,则必然出现“听者昏昏然的局面”,学生会在这种“闷课”下失去学习兴趣。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任何教学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教学方法。教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