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析数学课堂上如何提高自主学习
余娟万埠大团前小学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学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
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感悟,就应该创设活动化、开放性、参与性强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实现学生思维的自主放飞
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发展,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所谓“自主性”是指学生自身产生的一种对学习的需要,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就会对学习表现出主动积极的态度,表现出良好的注意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时,具有创造的积极性。因此,引导学生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地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实在是培养富有主动精神和创意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要中之要。提升教育理念,改变教育行为,成为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营造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教师应与学生平等相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有宽松的环境和充足的空间。平等的师生关系会使课堂充满浓浓的深情,学生置身宽松、愉悦、安全的氛围之中,他们会无拘无束,无所不敢,无所不能,参与的欲望、表现的激情自然会释放出来。二、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让他们在动口、动脑、动手中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我先让每个同学用一种喜爱的学具拼摆,然后小组合作拼摆,在个体不同摆法的基础上,相互合作,相互接纳,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和优势。整体拼摆活动伴随着说(用了多少个什么学具)、比(比哪个拼的图形多、美,哪一组合作好)、帮(组内相互激励帮助)等环节。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经历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体验了自主学习的艰辛与乐趣。老师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学生的良师益友。三、采用多方位的自主学习评价评价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