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的根本观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已略具雏形。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完整概括和系统论述。毛泽东在1939《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指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战争和战争策略》等文中,科学论证了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形成了完整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2、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3、保护民族工商业毛泽东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概括成“团结批评团结”;在八大前后,提出了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1953年12月,毛泽东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宣传提纲》中,初步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期后,毛泽东又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精辟概括了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39年10月,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阐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1955年9月,毛泽东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指出:“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次全会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式确立。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三大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