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1898年清政府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最完备的公立大学。
第六章47.所谓通才教育,通常指培养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之人的教育,而从人才学、教育学业的角度,则是培养横向型人才,即知识面较广、发展较全面、活动领域较宽的人才的教育;所谓专才教育,则指培养对某一专业甚至一个小专业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知识面较窄的人才的教育。48.判断:纵观历史,所谓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其实是专业教育的口径之争,是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争。491862年,颁发《莫雷尔法案》,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传统大学脱离社会、穷究学术的单一、封闭的办学格局,使高等教育向着多样化、市场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50.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种模式。在教育目的、对象、规模上,它们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而主要的区别则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宽窄上。选择51.美国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时,属于大众教育阶段。52.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都具有区别于英才教育的共同本质特点:为大众提供丰富的教育机会。判断:大众教育虽包含普及教育,但其外
延比普及教育广。普及教育是大众教育中大众化程度最高的一种。53.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由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模式,主要依靠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另一种是日本模式,主要依靠私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54.科学教育是指通过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演示科学方法,引导学生辨认客观事实,发现客观规律,进而形成认识和改选世界的能力的教育。包括四方面: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思维教育;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55.人文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56.判断: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人性教育,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57.人文教育也包括四个方面: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思维教育、方法、精神。58.19世纪中叶以前的教育基本都是人文教育或者人文教育占主导地位。中世纪大学是近代西方高等教育的源头主要表现为人文教育。59.平等与效率是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教育平等思想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和柏拉图。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柏拉图“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60.教育平等的主要表现是:1,就学权利平等2,教育条件平等3,教育过程平等4,教育结果平等。61.我国高等教育价值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