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四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一、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基础部分1、竹节桩施工主要施工方法11、测量放线(1)测量放线必须严格把关,反复校核,不出任何差错。首先根据业主多提供的水准点和控制点进行校对,并在图纸中标明,利用全站仪进行精确定位,复合水准点、控制点,并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定出控制网,并交由监理审核。(2)经监理审核过的水准点、控制点要做好保护措施,防止偏位和变形。12、沉桩及管桩的焊接(1)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打桩顺序我方采用从中心向四周施打。管桩起吊、对位后,桩顶放置桩垫,施工过程中,桩帽与桩体中心线应重合,当桩体倾斜率接近08时应找出原因并及时纠正,必要时,需拔出重插。(2)应图纸要求,此次打桩作业,桩体按长度分为19m和20m两种规格,而管桩原材为12m根,故我方在实际施工时,需要进行接桩及截桩。
f管桩截桩时,采用截桩器,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拉截桩。管桩接桩前,用钢丝刷清理干净桩头的泥土杂物,上下两根桩应对齐,两节桩偏差应小于2mm,并应保证上下两根桩的垂直度。焊接时,必须由两人同时对称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不得有咬边、夹渣、焊瘤等;焊接采用手工焊,焊接层数为3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之后方可焊外一层,焊渣应用小锤敲掉,烧焊完成后,冷却时间不得少于8mi
,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之后立即沉桩。技术复核内容及方法复核点内容、方法汇总表
序号工序名称复核内容桩体技术复核方法按照其质量合格证检查桩体长度,用回弹仪检查桩体强度桩帽和送桩器与管桩之间间隙应为510mm,之桩帽间应加设弹性衬垫,厚度保持均匀,厚度不小于120mm,此项应经常检查,及时更换和补充。现场复核1施工前检查管桩直径管壁厚度管桩定位轴心圆孔中心线对桩中心线±5mm,现场复核5mm,现场复核全站仪定位,经纬仪和卷尺复测±5mm,现场复核
f桩尖中心线下节、上节桩法兰对中心线的倾斜周边桩允许水2施工过程中检平偏差查桩入土深度桩身垂直度偏差截桩后桩顶标高允许偏差
±10mm,现场复核
2mm,现场复核
±150mm,现场复核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控制;±1,现场复核
±10mm
13、质量保证措施(1)材料进场后,我项目部应组织质检员、专业工程师、材料工程师对桩体实施内部自检程序,在检查完材料合格证的前提下,按照规范要求逐条检查,确认桩体百分之百合格后,向监理报验,经监理、业主认同后方可使用。2对施工机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