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很高。由此可见,良好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尽情的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三注重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课程强调自主学习,但绝不是盲目的、自由的学习,仍然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两首乐曲都是模拟钟表的走动。《在钟表店里》表现了各式各样的钟表走动和报时的情景,形象而生动。乐曲自始至终贯穿了钟表有规律的节奏XXXX,乐曲的主题欢快跳跃。《调皮的小闹钟》的创作是由于作者的闹钟坏了,它走走停停,激发了作者的灵感而作的,闹钟的节奏变成了XXX,幽默而诙谐。在教学
中,我首先让学生分别听两首乐曲,不揭示标题,然后请学生自己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学生对《在钟表店里》的反应很强烈,能够准确地说出表现的是钟表,而《调皮的小闹钟》就出现了分歧,有的说是钟表,有的说是小动物走路,后来小动物崴脚了走不稳。我就分别请意见不同的学生说出是或不是的理由,说是的同学觉得乐曲开始的节奏是钟表在走动,说不是的同学感觉节奏一瘸一瘸的,钟表不是这样走。于是,我就请学生再次听两段乐曲,并按节奏走一走,《在钟表店里》学生走得很整齐,《调皮的小闹钟》可就乱套了,学生找不准节奏,怎么走的都有。这时,我向学生说出乐曲的标题,然后问道:“同样是钟表,为什么走起来的节奏不同?哪一个才是钟表应有的节奏?”学生准确地说出《在钟表店里》的节奏是对的,而第二首乐曲由于表现的是调皮的闹钟所以节奏会有变化。这时,再让学生按节奏走一走时,学生就会非常注意地听节奏有变化的地方,及时改变走路的节奏。通过这两首乐曲的对比,提高了学生分辨节奏的能力,同时
f加强了学生仔细聆听的能力。四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到教学中。音乐不是单独存在的一门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在教学中注意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例如:一年级《你的名字叫什么》这首歌曲,教材要求学生按节奏说出名字,三个字用XXX的节奏,两个字用XX的节奏。以前这样的节奏一般都出现在第二课或第三课,在学生刚入
学就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就没有像以前一样先学习节奏,然后再往上套名字。而是用数数的方法,三个字数123,两个字数12,先数数,然后说名字,学生觉得很有意思,而且也不难。虽然没有提节奏的名称,但学生已经体会到了节奏的特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