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
所谓“主动学习”就是研究教师如何去教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如何主动地去学。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充分挖掘学生自己的潜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的位置就是被动学习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在学习上没有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呢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前提1注重明确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用一个什么样的数可以表示一个苹果两个同学平均分。先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小东和小明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个苹果要平均分给小东和小明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苹果。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接着学生在老师的激发下学习了分数。2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学习的主动性。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根本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不主动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学习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