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改组了《大众文艺》《现代小说》《文艺新闻》等期刊。在北平建立“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吸引了大批追求革命的文学青年。①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译介和研究工作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白莽作〈孩儿塔〉序》
f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整理笔记(李婷)09722
茅盾《徐志摩论》、胡风《林语堂论》、周扬、冯雪峰关于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探讨、钱杏关于现代小品文的研究,都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总结中国新文学创作实践经验的尝试。同时加强了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和西方进步作家作品的联系。其中苏联作品译出最多、影响最大的有高尔基《母亲》法捷耶夫《毁灭》绥拉菲摩微支《铁流》肖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及西方进步作家辛克莱《屠场》马克吐温《汤姆莎耶》小林多喜二《蟹工船》,鲁迅也先后与郁达夫、茅盾等主编《奔流》《译文》等杂志。1935年郑振铎主持编辑《世界文库》规模宏大,轰动一时。②文艺大众化运动左联成立后,设立文艺大众化研究会,并于1931《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明确规定“文学的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问题。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拿来主义》,坚持将接受外来文化与继承民族传统相统一的观点。1934年,还发生了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的讨论。③对创作方法的探讨和革新推行富于革命意味的新的现实主义,但对现实主义的理解和把握的曲折历程。创造社告别浪漫主义,将创作方法与政治立场等同,独尊现实主义。太阳社引进日本新写实主义,较看重客观真实性,革命理想主义气度。瞿秋白、茅盾为华汉《地泉》三部曲重版作序,清算“革命的罗曼蒂克”,否定将人物描写变成“时代精神号筒”简单化写法,以及概念化、公式化弊病,走向“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这。是由拉普提出,1930年11月国际革命作家联盟代表大会确认,强调世界观对创作直线式的决定作用,完全用哲学方法或世界观取去替创作方法。)将世界观等同于创作方法。与所谓“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论争胡秋原、苏汶“文艺自由论”“第三种文学”论,反对“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反对文学上的“干涉主义”,要求给作家充分的创作自由。引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3周起应(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仍强调文学的政治性、教育性,强调作家的立场、世界观,批评和反省了左翼文学长期存在的忽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