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声。它的作者广泛,论题广泛,风格多样,贴近生活。8、马铁丁:20世纪80年代初期,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三人在《长江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思想杂谈”时合用的笔名。后因三人工作有所变动,“马铁丁”成了陈笑雨独用的笔名。马铁丁的“思想杂谈”善于把最深奥的道理用通俗的话讲出。其杂文对旧社会留下来的许多陈腐观念及干部在工作中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抨击和疏导。第二章新闻评论的回顾与发展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报刊政论实践2、我国新闻评论的简要回顾1)西文殖民国家在我国宣传殖民主义的言论时期;2)我们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宣传变法维新的言论时期;3)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宣传民主、反对封建的言论时期;4)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无产阶级和人民报刊逐渐兴起日益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进步的新闻事业,经过艰苦复杂的斗争,在全国取得胜利的言论时期。5)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报刊宣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言论时期3、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由大型为主向大与小结合,逐步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大与小结合)2)评论与新闻相互结合的趋势;(新闻与评论结合)3)由少数专业人员主持笔政开始向专群结合、注重吸引受众参与的开放搞活的方向转型;(专家与群众结合)4)在说理论述上由以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互相割裂而向朴素结合方向发展的趋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5)声像评论的逐渐兴起因而呈现声像评论之间以及它与报刊文字评论之间相互争夺受众进而竞争共荣的发展趋势;(文字评论与声像评论的结合)
f第三章选题立论的根据与要求1、选题:就是选择所要评论的事物或是所要论述的问题,确定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范围。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主要是指它提出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简言之,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论题。论题恰当,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头绪。2、立论:就是一篇评论所形成和提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选择论据和分析事物的指导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纲”,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3、选择和确定论题的根据1)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这些不仅是选题的重要来源,而且有助于选题和立论体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赢得人们的重视)2)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