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
3板书工整,准确规范,布局合理,有助于笔记、记忆和复习;
4教学技能熟练、全面。1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合作;
2课堂学习气氛热烈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10857
65
3课堂管理严格,责任心强,纪律良好。1教学辅导,一视同仁,顾及全体,照顾个别;
2辅导及时、耐心、细致。1作业布置,题量适中,难易适当;
10857
65
10857
65
f总评
2批改、讲评及时,评语、评讲认真。
总评
优
良
中
合格差
总评
等级
10088877574656455≤54
评语:
得分
注:①教师总评得分应等于每个学生对该教师教学评价的总评得分的算术平均值;
②教师总评等级应等于该教师总评得分(算术平均值)对应的等级。
(二)量表评价法的设计与使用
由于量表评价法的基础是评价量表,因此量表评价法的核心也就是评价量表的制订。而评价量表的核心又在于评价标准的制订。
量表评价法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1明确评价目的和要求
课堂教学评价能够达到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是由评价目标和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来实现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评价目标和要求是评价的起点,不同的评价目标,其评价体系的架构内容也截然不同。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否完整,那么评价体系的重点将会在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上;如果评价的目的是了解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那么评价体系中关注更多的将是有关互动的环节。评价目的实际上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本身的导向作用,即期望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把教学活动引入某个方面,或者在教学评价中体现某种新的思维和理念。
如,北京市教材编审部制订的《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评价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该方案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来反映课堂教学状况,来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来体现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在这里,明确了评价的目的即评价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况,期望通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状态来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和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观念的情况。因此,在评价体系的建构中,核心将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展开(如表8-3)。
f表8-3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北京市教材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