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强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没有生活作为中心的教育就是死教育。只有生活化的幼儿园教育,才是适合幼儿的教育;也只有生活化的幼儿园教育,才能更加适宜地促进幼儿的生命成长与发展。以往我们总是让幼儿在固定的区域内选择固定的游戏材料和内容,形式单一不说,并且抑制幼儿的创造性,长久下去,幼儿虽然能在区域活动中收获一些,但是我们忽略了孩子的自主性。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被我们剥夺了。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区域环境,让孩子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游戏的主人。我们主要和幼儿共同商议,采用固定与灵活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区域的环境,如:娃娃家里添加地毯、靠垫等软装,建构区增加幼儿自己带来的小汽车等玩具,使幼儿对这些环境更生活化,也更具有亲切感,以此满足不同的幼儿需要。同时,让幼儿既有固定的区域位置,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幼儿的爱好灵活设置,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活动,达到探索的目的,也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性。幼儿快乐地陶醉在自己的游戏中,自由地创造,主动地发展。
2区域材料生活化,激发幼儿探究欲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作用。”材料的选择必须必须要是安全、卫生、美观、实用的。但是,现在有很多的游戏材料都是直接购买塑料现成的,虽然这一些材料具备美观性和实用性,也很受老师和孩子们的欢迎,但是这些现成的材料并不能适应孩子们活跃的思维发展和多种的活动需要。其实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和幼儿生活经验的各种资源,让材料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材料的投放中将真实材料与废旧材料相结合。例如科学区,我们经常会用到的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酱油、醋、盐、糖等,成为孩子们品尝和探索的对象。孩子们通过视觉、触觉等不同感官进行游戏,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发展。活动材料丰富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开阔思维,更加自信、大胆。游戏中需要用到的材料我们可以呼吁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收集,如QQ星的罐子、幼儿的玩具等。然后将材料分类摆放,等到用时孩子们就会自己去材料整理箱拿取需要的材料,发挥材料的最大功用,成为孩子区域活动强大的支持者。
在同一活动区里,教师提供的材料应考虑到幼儿水平和需要的不同,不同的阶段设置递进式的教育目标,材料的提供也做到层层递进。如:在“数学区”中,引导幼儿掌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