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学奥赛学生的培养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能力已成为现代人要有读、写、算之后必须具备的第四项基本能力。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我们所选拔的奥赛提高组学生,是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潜质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是在其个性特征方面表现为独特性,他们在自己所擅长的方面,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同于普通学生。其次在其能力方面则表现为超强的逻辑推断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他们对自己所喜爱的知识领域,常常表现出好奇,经常质疑,敢于对知识进行反思,不迷信书本和教师。他们对自己喜爱的学科,敢于探索和实践,不怕失败,常常走在其他学生的前面。对这些学生,引导得好,培养方法得当,走入社会,就会成为某一领域的专才。从今天的社会发展形式来看,社会所需要的不仅是多元化的全才而且还应具有信息化的专才。因此,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尖子生培养的机制和方法,也应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的课题。1、中学信息技术尖子生培养的必要性为了加快我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教育部已于2000年发布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决定在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将其作为我国面向21世纪增强国际竟争力、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长期以来,中学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模式上,注重了学生齐头并进的平均发展、标准发展,而忽视了学生各具特色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压抑了学生特长的成长;在教育价值取向上,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智轻德,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批判思维、发散思维与复合思维的协调发展,埋没了学生特长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应试教育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因此,我们对人的培养的目标应多规格、多层次,在培养方式上应有灵活性、差异性、适应性。每个特长生对其特长潜能,都渴望
f在学校得到培养挖掘,这是人的本能的需求,我们的教育就是满足这种需求,为这些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综上所述,中学信息技术尖子生培养不仅必要而且在教学目标、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