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品德情操。“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被点燃的火种。”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中积极参与各种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德育生成能力。例如在学习中质疑探究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在生活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操守,在交往中“与人为善,与人为伴”的意识、明辨是非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和公益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培养“欲扫天下先扫一室”的个性品质。3整合各种资源,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培训班、聘请法制副校长、德育辅导员定期到校上课等方式,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丰富性和感染力。可通过参观访问,充分挖掘当地红色纪念场馆、养老院、监狱等潜藏的德育教育资源,“使教学跨越课堂,跨越校门,帮助学生实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的结合”,掌握比较完全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发表时间:201253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5月总第99期供稿作者:刘淑红导读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主导观念。
刘淑红山东省淄博市张店一中255000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针对不同年级,确定主题内容,根据教育特点,选择有效模式,确立实施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创设
f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氛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确保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健康。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育模式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主导观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结合学校如何构建符合学生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情况,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以期找到适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常受到一些问题的困扰:一是学业问题,如升学受挫、考试焦虑、成绩不理想、需要休学等;二是人际关系问题,如交际恐惧、与教师同学关系不好等;三是青春期性问题,由青春期的性成熟而带来的心理问题,如性幻想、自慰、对性成熟的焦虑等;四是家庭问题,如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离异等;五是由个人身体缺陷而引起的心理问题。因此,要针对这些问题,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如,对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入学心理适应教育、学习动机教育、学习兴趣激发、人际交往心理教育等;初二进行良好个性品质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