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峰能力为62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地下储气库调峰440亿立方米、LNG调峰180亿立方米;LNG接收站投产18座,接收能力达7440万吨年左右;城市配气系统应急能力的天数达到7天左右。
4、天然气点供模式潜力巨大
f点供模式的发展将增强我国天然气市场流动性、竞争性,终端消费和供给都将对价格更加敏感。尽管当前点供模式的份额还非常小,但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天然气“点对点”供应(下称点供)模式,是在一个或多个邻近终端用户间,优选地址投建一个气化站,然后再铺局域管网,实现小型局域的供气与用气。近年来,我国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规模扩张,分布式天然气终端利用快速发展,非常有利于点供模式的扩张。LNG能效高,易于运输和储存,可以通过罐车运输到管道难于到达的地方,增强了天然气使用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尤其是2016年,进口量达到26154万吨,比上年增长3297。与此同时,我国大中型城市天然气分布式终端利用快速发展。自2011年起,我国各级政府积极出台鼓励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支持政策,雾霾天气也强力推动了许多重点城市纷纷加快“煤改气”进程。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点供模式的发展对我国天然气市场存在重要影响。首先,影响国内天然气市场结构。由于点供模式下,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小、LNG气源广泛且比较容易复制,其市场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在国内天然气市场不断放开的大背景下,点供模式将吸引大量潜在企业进入该领域。天然气终端消费市场的企业多样化和数量增加,不仅会带动下游市场,也会带动天然气产业链中上游的流动性增强,竞争程度提高。其次,天然气终端的消费和供给都会变得对价格更加敏感。在点供模式下,一方面,天然气终端消费对供气商的选择转换成本大幅降低,用户选择供气商更加灵活,但也更容易出现更换供气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点供模式较低的投资额和LNG的较强流动性也放松了供气企业对需求者的依赖。天然气终端市场较高的供需价格弹性在增强市场流动性的同时,也会使得天然气供需双方的市场契约关系更加不稳定,容易产生交易上的争端,天然气整体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加。5天然气价格上涨动力趋弱,市场供需向买方市场转变首先介绍一下我国天然气价改的市场化进程中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于2005年启幕,当时国家发改委决定将天然气出厂价统一改为实行政府指导价。
f2011年,部分地区试行价格联动,两广试行“市场净回值法”(通常是指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