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邓型深姜吉琼桂林工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在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今天,实验室已成为学校实力的体现,实验室管理的改革已在各高校展开。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实验室管理改革的一些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存在问题改革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把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统一起来,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做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投资效益,是每所高校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关系到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发展,因此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
一、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复购置、资源难共享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仅作为理论课教学的验证。实验室是以专业为基础,依托教研室建立起来的,实验教学、实验室人员主要由教研室管理。在这种体制下,各教研室各自为政,实验室建设缺少整体和全局意识,管理分散,实验室建设力求“小而全”,使得实验设备、仪器仪表、工具等重复购置。有的专业学生数量少,大量仪器设备使用用率低,房屋面积占有量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仪器设备申报、购置过程中,各专业相互竞争学校有限的预算资金,结果每个专业都无充裕的资金购置配套的专业仪器设备,有时由于教学或科研急用,退而求其次,购置了接近淘汰的或者性能单一的设备,造成资金的浪费。又由于管理上的各自为政,仪器维修管理制度不全,仪器设备维修困难,也造成了仪器设备共享障碍。2.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实验能力差政策方面的某些缺陷或政策的不落实,易挫伤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学校内部的软环境不尽人意,实验技术人员待遇偏低,对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较少,在评定职称、评优、奖励方面名额少等等造成了实验技术人员思想不稳定,
f无法吸引高素质的人员安心从事实验技术工作。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基本技术功底,缺乏基本的操作和维护技能,对仪器设备的性质、规格、特点及使用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无法起到对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使用、保养、维护作用。缺少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再培训体系,使得实验技术人员知识体系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实验室管理的水平难以提高。
3.责任制度不健全、维修困难仪器操作使用人员普遍存在只要会使用就行的思想,忽视了对仪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