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
班主任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和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因为父母对孩子的了解是系统全面的,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教育改革之后,学生在校时间明显缩短,在家时间延长,因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和配合,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更加重要。因而,我们更应懂得和家长进行教育上的合作,让孩子在一个充满关心、爱意的氛围中茁壮成长。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主要有家长会和个别交流两种方式,我今天主要就个别交流来谈一下我的见解。
第一:沟通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有的放矢。我认为教师对学生如果不能全面了解,家长会认为你对他的孩子不关心,从而失去家长对你的信任和交流的基础;如果你只说学生的优点,家长也许会认为你在敷衍他;而你如果光说学生的缺点,家长会认为你对他的孩子有成见。因此在与家长沟通前,我们必须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状况、在校表现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包括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今天沟通的目的、建议家长采取的配合措施等。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第二:沟通时,应该做到真诚相待,注意技巧。一、是要诚挚地夸奖学生的优点,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和家长交流时,班主任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差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差生”,我们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二、是要注意多倾听、多观察、多记录与家长沟通,班主任既要主动告知家长学生在校的有关情况,更要诚恳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从你的认真聆听中,家长可以体会到你对他们的尊重,从而有利于沟通的深入;从聆听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家长的教育态度、期望水平以及学生以往的成长经历,从而帮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我接触过这样一个男生。开学后没多长时间就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上课时喜欢接话茬,自律意识差,作业的完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