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由领导小组办
2
f公室负责联系、接待突发事件当事人,了解相关情况,按规定做好登记受理工作,宣传、解释国家劳动保障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并做好安抚工作;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分析确定事件的性质和级别,按分级报告的要求,向副组长和组长进行电话或书面报告。
报告的内容为:案情概况(发生的地点、单位名称、发生时间、涉及人数等)、影响程度和趋势、已采取的措施、对处置的建议意见等。
(二)、符合工作方案启动条件的,由组长或副组长通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指令,启动工作方案。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副组长和组长的指令后,应按突发事件的等级,通知有关人员启动工作方案。其中,突发事件等级为A级的,在30分钟内通知仲裁院工作人员启动工作方案,由组长或副组长带队,迅速到达现场;突发事件等级为B级的,在45分钟内通知仲裁院全体人员启动工作方案,由副组长或仲裁院院长带队,迅速到达现场;突发事件等级为C级的,在60分钟通知仲裁院全体人员启动工作方案,由或院长副院长或带队,迅速到达现场。
五、事件处置应遵循下列原则1、维护稳定原则。在处理事件时,一切要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中心。2、快速处理原则。及时了解掌握引发事件的主要原因,采取果断处理措施,将损失和社会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3、积极疏导原则。坚持教育疏导,避免矛盾激化和发生过激行为。
3
f4、合法、公正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在合法、公正的前提下积极协调,缓和矛盾,平息争议,化解纠纷。
六、处理时注意把握的问题1、处理事件要坚持依法公正,按照法律、法规、政策,开展耐心细致的法制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动员、疏导职工返回工作单位和岗位,尽快恢复生产,共同维护生活和社会秩序。2、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营造与事件有关人员协商对话的和谐氛围,促进各方达成调解协议,使事件尽快得以平息,问题得以圆满解决。3、协商和调解不成的,现场处理小组应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对符合受理案件条件的,要引导当事人按法律程序操作,受理部门应尽快按照法律、法规程序及时受理,快速结案。对明显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严重侵害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迅速予以查处,责令改正。4、对影响国计民生、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大紧急情况,人社部门在市应急中心统一调度下按职责组织相关力量,及时补充要害工作和生产岗位的空缺,以保证工作和生产正常运作。七、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