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的原则进行,结束灌浆后,管路需清洗干净。
11
f④灌浆前应对灌浆系统全面细致的检查,防止各部件接头松动引起爆管现象,灌浆施工时应准确记录浆液比重、流动性、注浆压力、浆液流量、时间等参数和异常现象及处理情况。
⑤灌浆施工控制:为提高灌浆质量,应合理地控制灌浆压力和浆液稠度,灌浆过程应分级升压(一般以三级为限),直到预定的压力,灌浆中适时调整浆液的稠度由稀至浓逐级变换,当发现浆液性能偏离规定指标较大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⑥灌浆孔布置图
53检查验收531管内清洁,管节无破损532顶管段验收主要包括管道轴线、管间错口,允许偏差如下:
12
f项目
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
50
管内底高程
30,40
相邻管间错口
15壁厚且不大于20
对顶时管两端错口
50
533钢筋混凝土管的接口应填料饱满密实,且与管节接口内侧表面齐平。
534顶管时地面沉降或隆起允许量应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535做好施工资料管理工作,及时填写原始记录和隐蔽工程记录(含照片),及时
完成竣工资料。
6质量保证措施
61技术准备顶管前,项目部向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每道工序开工和员工上岗前进行简短的质量要求和技术交底,由各专业工程人员负责实施,使每个员工上岗前做到
人人心中有数,以确保工程质量。
认真分析地质资料,摸清施工沿线的地下管线的详细情况,并制定详细的技术措施。
认真做好施工计划,保证施工作业连续均衡、紧凑,从而有效可靠地控制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作好地质勘察及资料整理工作,认真编制好施工方案和通过不同土层的技术措施及
纠偏措施,确保管道的顺利顶进。
62测量控制引入测量轴线及水准点,将地面的管道中心桩引入工作井的侧壁上(两个点),作
为顶管中心的测量基线。将地面上的临时水准点引入工作井底不易碰撞的地方,作为顶
管高程测量的临时水准点。
严格控制顶管的高程和轴线,应遵循“勤测量、勤纠偏、微纠偏”的原则,确保管道顶进施工,接口对正,高程轴线符合规范要求。
63纠偏措施
13
f顶进施工中,测量发现偏离中心轴线5mm时应进行纠偏,每次纠偏角度要小,控制顶管前进方向和姿态,纠偏时开挖面土体应保持稳定,
顶木校正法:可用圆木或方木一端顶在管子偏离设计中心的一侧管壁上,另一端装
在垫有钢板或木板的管前土壤上,支架稳固后开动千斤顶,利用顶进时顶木斜支管子所
产生的分力,使管子得到校正。千斤顶校正法:用小千斤顶接一短木,利用小千斤顶的顶力使管位得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