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开槽法及机械顶管施工方式。其中顶管段桩号为:C1971C2288,顶管段长度327米,最大埋深969M,顶管段采用管材为DN800,III级钢筋砼排水管,管外灌注水灰比为06~10的水泥浆。12工程地形地貌本污水管道工程沿线地形较为复杂,大部分地段为耕地、林地、荒地。局部地段零星分布少许鱼塘(包括现状鱼塘、干涸鱼塘、藕池),待拆迁简易房、板房。除大面积填土堆积区域和鱼塘外,场地西高东低,沿线高程在7922~8500之间,最大高差58M,地貌为黄河冲击平原。本次顶管上方为堆土区,无建筑、鱼塘等危险性建筑,施工风险相对较小。1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根据施工图显示,工程地质从上到下分层描述如下:第11层:杂填土(Q43ML),杂色,松散~稍密,该层成分以粉土,水泥块,砖块等建筑垃圾为主,主要集中在河堤附件及部分干涸鱼塘回填区域,部分为现状道路结构层。第12层:素填土(Q43ML),黄褐色,稍湿,松散,以粉砂,粉土为主,局部见粉质粘土团块、碎砖屑及生活垃圾,植物根系等。第2层:粉质粘土(Q43AL),黄褐色,软塑~可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局部夹有粉土薄层,局部地段缺失。第21层:粉土(Q43AL),黄褐色,稍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层局部夹有粉砂薄层,局部地段缺失。第3层:粉砂(Q43AL),黄褐色,稍湿~稍密,颗粒级配一般,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含铁氧化物、云母片局部地段缺失。第4层:粉质粘土(Q42L),黄褐色,软塑~可塑,稍有关泽反应,无摇振反应,
1
f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地段缺失。第5层:细砂(Q42AL),黄褐色,稍密~中密,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颗粒级配一般,局部地段缺失。第6层:粉质粘土(Q42L),灰褐~灰黑色,软塑~可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稍
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含铁质,少量有机质,砂感强,局部夹薄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局部地段缺失。
第7层:细砂(Q41ALPL),黄褐~灰褐色,饱和~密实,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含少量砾石,颗粒级配一般,局部相变为粉砂。勘探深度内未揭穿该层。
水文地质:根据2016年10月勘探,实测稳定水位位于现地面下7092M之间,绝对标高740760M。
2编制依据
21本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设计施工图纸;22《郑州市贾鲁河截污工程施工九标施工组织设计》23《郑州市贾鲁河截污工程施工九标总进度计划》2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5《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GBCECS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