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精神科护理学1、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2、意识:指大脑的觉醒程度,即清晰度如何(表现在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应能力)。3、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物质或成瘾物质、药物,指来自体外,能影响人的情绪、行为,改变人的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4、依赖:指一组由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行为、认知和生理症状群。5、滥用:又称有害使用,是一种有于社会常规或偏离医疗所需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方式6、耐受性:是指反复使用某种物质后,其效应逐渐降低,必须逐渐加大剂量才能达到预期效应的现象。7、戒断状态:是指因减少或停用精神活性物质或使用拮抗剂所致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8、酒依赖:俗称“酒瘾”,是由于长期反复饮酒所致的对酒渴求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9、戒断综合征:指长期大量饮酒者停止或减少饮酒后所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症状。10、震颤谵妄:在长期酒依赖的基础上突然停止饮酒或减少酒量时,引发的一种历时短暂、并有躯体症状的急性意识模糊状态。11、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是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以进食、睡眠,及性行为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12、遗忘: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验,即主要指回忆过程障碍。13、顺行性遗忘:即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的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14、逆行性遗忘: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多见于脑外伤、脑卒中发作后。15、木僵:指动作行为和语言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患者长时间保持一种固定姿势,尽管这种姿势并不令人感到舒适。16、蜡样屈曲:指在木僵的基础上出现的患者肢体任人摆布,即使是不舒服的姿势,也较长时间似蜡塑一样维持不动。如将患者头部抬高似枕着枕头的姿势,患者也不动,可维持很长时间,称(空气枕头)17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一般指情感的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比病往往有复发倾向,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精神疾病的病因学:一、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阿尔茨海默症,2躯体因素:肝性脑病,3理化因素:脑外伤。二、心理社会因素:1精神应激因素、2社会因素、3个性因素。(一)思维障碍:
1、联想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出口成章、滔滔不绝,话题一个接一个的不断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