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认知心理学解释抑郁问题
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情绪和行为的发生一定要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而不是通过环境刺激直接产生。正常的认知产生正常的情绪反应,异常的认知则产生异常的情绪反应如抑郁症、焦虑症。在情绪障碍中,认知歪曲是原发的,情绪障碍是继发的。认知心理学认为,由于神经症患者有特殊的个体易感素质,因此常常做出不现实的估计与认知,以致出现不合理、不恰当的反应,这种反应超过一定限度与频度,便出现疾病。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一些神经症患者有许多不恰当的认知方式,包括抑郁症、焦虑症、惊恐发作、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是神经症的一种。抑郁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问题,患抑郁症的人过于担心自己的健康、对身体疾病非常敏感,并经常陷入在悲伤、焦虑、无助、绝望等情绪状态中,认为自己无能、有缺陷,常常把不愉快的体验归咎于躯体、心理或伦理道德上的缺陷;认为自己不受欢迎,给人带来麻烦、累赘,自己不应享受人的待遇;认为世道太艰难,“人间不公平”;对前途也是一种负性的评价,认为目前的处境会持续下去,前途无望、一筹莫展,将领的生活充满艰难、失败。这种消极的想法会使患者以悲观绝望的态度看待未来。个体的这种相对稳定的负性认知特性也被称为认知易感性。认知易感性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内化的特点,但在特定的情境下,也具有可变性。他们的认知方式常为:1非此即彼:又称黑白分明,用两分法看待事物而不是将事物看作一个连续的整体。如:没有百分百的成功就意味着失败。2灾难化:消极的预测未来而不考虑其他可能的结局。如:我彻底没用了。3使不合格或打折扣:毫无理由地否认自己的积极经历、事迹和态度。如:那件事我做的不错,但那不是我的能力强,我只是运气好而已。4情绪推理:因为感觉强烈就认为某件事合乎现实,无视或轻视反面的证据。如:我觉得象一个失败者,所以我就是一个失败者。5乱贴标签:给自己和别人贴上固定的标签,不顾实际情况下结论。如:我是一个天生的失败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