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中指出幼儿是积极的活动者和主动的学习者。直接经验感知、操作和游戏活动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区域活动正好符合了幼儿的这一特点。它向幼儿展现了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自由选择活动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己学习特点和愿望的活动。活动区正是以幼儿已有经验为导向通过各种开放性材料的投放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在这类活动区中幼儿会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来表达意愿、展示能力在充分体现自己天性和潜力的过程中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由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已有经验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开展区域活动呢
我认为主要应从区域环境的创设、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区域活动中教师应从这几方面来思考
1区域环境的创设《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然是个体他的个性品质就会各不相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对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各不相同区域活动的创设就是要满足各层次孩子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学习和发展。根据《纲要》要求我们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在创设各区域时要注意1首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年龄特点、兴趣、季节及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与幼儿探讨来设置区角。创设的区角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发幼儿主动思考与幼儿产生互动的区域活动环境要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使活动区域成为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的一片沃土。环境的创设应以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力水平为基本条件尊重幼儿的经验创设与他经验相符合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比如对于小班的环境创设由于孩子最典型最熟悉的生活经验是就家接触最多的是家人我们就为小班孩子创设了温馨的色彩鲜艳的家的环境。2要善于利用班级环境现有的活动空间采用固定和灵活设置相结合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尽可能地使活动动静分区将较为安静的区域安排在教室里面的位置如语言区、计算区相对会发出较大声音的活动安排在靠近门口如表演区、科学区等。并根据游戏情况灵活调整。3要让环境说话让幼儿与环境互动起来。小班幼儿正处于独立游戏、平行游戏的阶段因此各区域的建立应该要相对独立而不封闭。2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