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设计巩固练习,多媒体优化课堂深入数学课堂教学中,适量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小学生稳定性差,容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容易溜号,运用多媒体可以设计制作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的有坡度、有层次的练习题课件,让学生在课上或课下都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尝试解答,并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目的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真正做到“同一时间关注不同的学生”。另外,运用多媒体进行练习题的展示,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例如,在设计“角的认识”新课反馈练习时,为了克服学生“容易犯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依次设计如下练习题:(1)屏幕上出示多种图形(图中有的是角,有的是两条没有相交的射线,摆放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2)屏幕出示两组角:一组是两个大小相等但边长短不等的角;另一组是角不相等而边长短相
f等的角让学生判断大小,结果部分学生会得出“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结论,这说明他们没有抓住角的概念的本质内涵。(3)为了证明学生们的判断是错误的,屏幕中接着出现了一个角,两条红色的边不断地闪烁,且先延长后收缩,再延长再收缩,重复演示几遍,边演示边提醒学生观察,看边变化时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学生仔细观察后讨论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学生在参与中自主获得了知识,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这种直观演示教学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再如,讲授直线的特点时,如果单纯地看书或黑板,就会感觉不出直线究竟有着怎样的特点,如果将这部分做成课件,用动画演示直线的无限延伸,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又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后,如果总是运用公式计算面积,学生就会感觉比较厌倦,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我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一道“智慧爷爷”出的思考题:把一个正方形裁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裁成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之和与正方形周长有何变化?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又有何变化?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想象,然后再运用电脑进行演示。在演示过程中,画面不断地闪烁,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了周长的变化过程。原来精神不振的同学一看,兴趣来了,最后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互相讨论中解决了问题,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