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推动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社会组织和基层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在区域、产业和行业的合理分布。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550万人,2020年达到700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2∶42∶46。4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适应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推进产业、劳动力“双转移”的需要,以提升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打造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紧紧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职业开发、表彰激励、社会保障等环节,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技工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批高层次、高标准、开放式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技师工作站,着力培养现代产业体系重点领域的
f高技能人才。加强企业职工在岗和转岗技能提升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和城乡技能提升培训示范区。建设全国示范性师资培训基地,加强技能人才师资队伍建设。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2015年达到400万人,2020年达到520万人。5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培养一大批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人才和农村基层管理人才、种养能手、农民企业家。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地方农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市、县共建农科培训和成果推广基地,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责任,加大政策扶持和激励力度,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的载体作用,鼓励支持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引导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建立“三农”科研激励机制,每年选拔1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给予科研专项经费支持和奖励。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和发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建设,稳定和用好农村现有人才。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50万人,2020年达到200万人,其中培养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村实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