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对中国历史影响重大,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动了一系列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面貌,促进了中国的近代进程,中国由农耕文明时代逐步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西方文的传入,对中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习俗、交通、通讯都发生了重大变,中西文在碰撞中融合、并存。基本线索:一是16世纪以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技创新;二是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三是世界市场由雏形到最终形成的发展历程。16世纪以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技创新,要从16世纪的资本主义萌芽、17
f至18世纪的工场手工业、19世纪中期的工业资本主义等阶段把握,重点运用全球史范式及文明史范式分析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一般包括生产力的飞跃、生产关系的变革、阶级关系的巨变、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关系的影响等方面。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要分16至18世纪的西、英、荷等国际19世纪中期以后的欧美国家等两个历史阶段,分析对比两个不同时期殖民扩张的背景、进程及其影响等方面。尤其要运用多种史观分析新航路的历史影响,同时关注大国崛起与衰落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世界市场由雏形到最终形成的发展历程,一方面要注意16世纪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雏形到形成确立的四个发展阶段的背景、表现和特点,另一方面要重点从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角度分析各个时期世界市场的发展对东方国家,尤其对中国的深远历史影响。中国在西方殖民者冲击下被迫打开大门,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同时,中国近代工业艰难起步,在三座大山挤压下创造出一些业绩,但不断遭受挫折。同时,西方近代文明也对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交通、通讯、社会习俗及大众传媒产生影响。但中国的变明显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烙印。所以复习本单元时可以链接必修1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必修3中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于发展”和“近代以世界的历程”等单元的内容,还可以适当地联系选修1中的“欧洲的宗教改革”、“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内容。【重点难点】(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影响;(4)垄断组织的出现及其作用。
f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导入新课】公元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