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杜仲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王桃林(福建莆田武警8712部队医院)中药杜仲CortexEucommiae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是我国独有的植物“活化石”,为杜仲科杜仲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植物,在地球上己生活了近五千万年,杜仲别名较多,有思仙本经》《,木绵、思仲《别录》、百思仙《本草衍义补遗》、丝连皮、丝茧树皮《中药志》、扯丝皮《湖南药物志》、丝棉皮苏医《中草药手册》、玉丝皮等。味甘,性温,入肝肾二经,中医主治肝肾亏损、腰膝酸软,疼痛,安胎。杜仲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广泛,主要分布于滇、黔、川、桂、豫、甘、陕及长江中下游等地。我国对中药杜仲的认识及利用至少有2000多年历史,《神农本草经》将杜仲列为上品,中药杜仲传统以干燥树皮入药,是名贵滋补药材,《名医别录》记载:“杜仲性温味甘,补肝肾、强筋骨”、《本草纲目》也提到,“杜仲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中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安胎、海梅二氏病脊髓灰质炎和坐骨神经痛
13
。
现代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杜仲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降压、抗菌、抗炎、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而且杜仲叶和皮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为了保护性利用珍稀的杜仲植物资源,杜仲叶也正式作为药材品种被收录2010版中国药典。本文就国内外对杜仲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旨在为中药杜仲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杜仲的化学成分作了大量研究工作,经研究发现,杜仲的主要次生代谢物有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低聚体、黄酮、多糖和杜仲胶等。Deyama等对杜仲的甲醇水提取部位研究颇多,并且得到了多种木脂素及苷类化合物。1木脂素类化合物木脂素(lig
a
s)是一类在生物体内由双分子苯丙素衍生物聚合而成的化合物。木脂素类化合物是杜仲化学成分中研究最多、成分最明确、结构最清晰的一类化合物,已分离得到的大多是双四氢呋喃类化合物。迄今为止,从杜仲中分
f离出来的木脂素类化合物有28种,其中多为苷类化合物,其糖基均为βD葡萄糖。结构类型多为双环氧木脂素(bisepoxylig
a
s即双四氢呋喃类,如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丁香脂二葡萄糖苷等,另外还有少量单环氧木脂素mo
oepoxylig
a
s、环木脂素cyclolig
a
s、新木脂素
eolig
a
s和倍半木脂素sesqiulig
a
s。
R6OHOR2R1HOOMeR7OR5R4HOHOHOMe
R3
14表松脂素表1杜仲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