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收益于课外。”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外阅读就是最经常、直接的语文实践,是改善和丰富学生精神营养结构的最佳手段。三、实验目的本实验以中外教育专家对读书的认识论和先进的课改理念及《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山东烟台双轨教学经验为借鉴,积极探索小学低、中、高年级语文学生课外阅读的科学途径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f性,让学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选择方法,自主吸收,加工信息,获得主体感受,有效地弥补课内阅读的不足,形成综合的语文能力并以阅读促进写作,以达到课外阅读不是“课外”,而是语文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目的,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四、实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和阅读能力决定了他们的阅读取向,因而各学段课外阅读内容和程度应该有梯度,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奥。据此,我们分低、中、高三个学段确定课外阅读内容。低学段(12年级)1、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以带拼音的辅助读物为主。2、诵读儿歌、童谣、谚语和浅近的古诗。诵读方法一课一儿歌、一日一成语、两日一谚语、三日一古诗、一周一接龙、一周一故事、一周一生活记录、一月一手写报、一月一好书。3、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谚语和格言警句。4、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中学段(34年级)1、阅读纪实性作品。2、诵读优秀诗文、名人名言和国学名篇。诵读方法一课一名言、一日一名段、两日一古诗、一周一摘录、一周一故事、一周两日记,两周一好书、一月一手写报、一月一读书笔记。3、积累读物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4、背诵优秀诗文和国学名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学段(56年级)1、阅读说明性、叙事性文章和古典及中外现代文学作品、有关电子读物。2、诵读优秀诗词、现当代散文。诵读方法一课一名句、一日一诵读、三日一古诗、一周一美文、一周一好书、一周两习作,一月一交流、一月一手写报。3、分类积累在读书中,网络里搜集到的信息。4、背诵优秀诗文和国学名篇7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五、实验方法1、实验对象为本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2、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课外阅读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