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抓好中学课余田径训练
摘要: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课余训练的开展对实现我国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优秀田径后备人才,挖掘学校体育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学校对于文化课程的过多关注,导致学生的训练越来越少,素质越来越低,很多学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田径训练。本文就我国大多数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就如何抓好田径训练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关键词:中学生;田径;训练
1引言
课余体育训练是在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为推动学校群众体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后备体育人才,组织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以代表队的形式,在课余时间里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比赛。体育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在广泛开展学校群众体育活动的基础上,从中发现学生苗子,进行多年的课余训练,打好思想、身体、技术、战术、心理的基础,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学生及后备力量、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学田径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来,中学田径课余训练在中学教育全面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较全面地实现了在中学建立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机制的初衷和目的。在许多中学,特别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优秀田径后备人才。
2中学生课余田径训练现状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田径在训学生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矛盾突出。21学籍管理我国中学田径在训学生的文化学习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是将在训学生随机编排在普通教学班中,随堂上课。这种方式一方面对文化课基础较好的在训学生来说,可以激励他们不断上进,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对于文化课基础过于薄弱的在训学生来说,负担过重,容易使他们造成“不求上进”的局面。二是在各个年级成立专门的体育班,配备专门的教师担任文化课教学。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
f弊端,班级较难管理,不能保证良好的学习环境。22学习与训练比赛长期以来,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在青少年课余训练中一直是一对矛盾,始终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是困绕我国课余训练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在高中阶段,中学生文化课业负担繁重,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他们既是课余训练的主体,又是文化学习的主体。能否正确解决好学生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的矛盾是真正解决学校开展课余训练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为国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