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经济条件方面,中外家庭均有贫富,因此对大学生创业而言,中外没有太大差别。②家庭教育。家庭是创业者早期接受启蒙教育和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向下一代传授“生存能力”的教育。生存能力包含知识、技能、习惯、人品等。如果能获得创业意识的培养,无论家庭条
f件好坏,对创业者来说都有可能成为有利因素。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些不足,许多孩子对父母的依赖过于强烈,从而使当代大学生在创业问题上不够自主。调查显示,在参加过创业活动的学生中,524表示家庭给自己的创业提供最初指导,779表示家庭教育使自己形成独立进取的精神。总的来看,在自立能力、坚强意志、独立人格、理财意识的培养方面,中外差距尤其明显。
2、学校影响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它对学生影响也是最大的。大学生是否会选择进行自主创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中的创业氛围、校方给予创业者的制度和资金支持。为促进大学生创业,许多高校采取了开设创业培训课程、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和高科技创业园区等做法,取得了积极效果。如北京大学创立了包括融资服务(MONEY)、营销服务(MARKET)与管理服务(MENTOR)于一体的3M创业模式,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创业。但调查发现,国内高校在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上做的不够,不足以吸引潜在创业者。在没有参加过创业活动的学生中,对于政府、学校出台的扶助大学生创业的政策,6012听说过,“但不太清楚”2837,“表示完全不知道”。鼓励大学毕业生开展自主创业,除了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外,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创业指导。高校应该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调查显示,仅1801的学生反映学校有过创业指导,727表示学校提供过创业
f资金支持。在这一点上,我们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如近年来兴起的创业大赛,由于起步晚,影响力度仍不够大。在美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德克萨斯大学的奥斯汀分校就举行了创业大赛。之后创业大赛在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陆续展开。从1990年开始,美国每年都有几家新企业从大赛中诞生,并有相当数量的创新计划以高价转让给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由创新计划直接孵化出来的企业中,有的短短几年即成为营额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而我国很少有创业大赛的成果转化为企业利润的,从创业大赛中获得启动资金的创业者也只占极少部分。我们认为,国内高校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指导和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对于有效提高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